台湾作家刘克襄以书写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著称,数月前他应邀前来本地担任南洋理工大学驻校作家。在狮城生活期间,刘克襄除了喜欢徒步绿林寻访鸟踪,也喜欢到湿巴刹和小贩中心游逛,感受这里的市井文化。在众多的小贩美食中,他最钟情于海南鸡饭,因为鸡饭使用的白米让他想起台湾。
海南鸡饭的米和台湾米相似?
小贩中心是新加坡人的国民食堂,充满老百姓的日常烟火气。刘克襄经常到小贩中心用餐,与摊贩们闲聊交流,观察生活百态。
他注意到本地小贩中心售卖的美食种类多样,同时也是社区居民的情感联络站。
刘克襄说:“每一个小贩中心卖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马来餐比较多,有的是印度餐或华人餐比较多,但华人的也有变化,有的因为中国大陆的移民比较多,可能就会有牛肉面、水饺。”
他注意到本地小贩中心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多老人家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聊天。
他说:“这在台湾是不可能的,台湾聊天就聊天,吃饭就吃饭,不像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是一个‘文化中心’,什么事情都可以在这里聊。”
在众多美食中,刘克襄喜欢点一盘海南鸡饭配上一杯薏米水,这对他而言既是一种享受,也夹杂了特别情感。
他说薏米在台湾通常用于冰品里,但在新加坡,薏米也可煮来喝,让他感到很新鲜。
此外,他也发现海南鸡饭的米粒,细长形似台湾的在来米,而口感接近台湾蓬莱米,舌尖顿时跟台湾有了连结。
刘克襄说:“有时候我不是在吃肉,只是在吃米粒而已,口感如果比较接近台湾米,我就会很高兴。”
就地取材教年轻人写作
身为南大的驻校作家,刘克襄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会选择在地题材或是年轻人关心的议题,重点是要能产生情感连结。
虽然自己擅长写自然生态,但他不会跟学生分享对雨林的想法,因为他们较难有共鸣;他会选择本地学生较熟悉的食物切入,比如油条,让学生试着用文字形容这个本地再平常不过的食物。
有些时候年轻人不同于大人的视角,也让刘克襄感到惊讶。
“比如说宠物这方面,他们写的东西就让我很震惊,震惊的原因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这种经验。他们可以很在乎一只乌龟的生命,他们会把狗形容得非常有想象力,进入到一个情境里面。学生们对宠物的认识跟理解就远远超过我们,因为他们是(属于)宠物的年代。”
台湾作家刘克襄走入本地小贩中心,感受市井文化。敬请收看#本集的节目。
《焦点》每逢星期四晚上10点30分,通过8频道与 mewatch 播出。您也可以通过 8视界YouTube平台 线上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