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两国6月间爆发了激烈冲突,经美国出动海军和空军精准地摧毁了伊朗在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关键核设施后,双方同意遵守停火协议,结束了12天的战争。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曾承诺不再让美国卷入战争,但最终选择直接介入这场战事。他究竟在为美国的中东棋局,进行怎样的谋划部署呢?
美国的介入 令中东局势趋稳?
受访学者认为特朗普选择轰炸伊朗关键核设施,旨在展示美国在这课题上的坚定态度,维护美国和盟友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也避免中东陷入核武竞赛的局面。
南大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陈俊谚博士说:“终极目标是要阻止伊朗成为拥有核子武器的国家。如果伊朗具备拥核能力,这将大大改变区域和中东的稳定。”
伊朗在遭受到美国攻击后,虽曾向美国在卡塔尔的乌代尔空军基地发射导弹报复,但提前通知了美方,可见伊朗目前并不希望事态升级。另外根据美国国防部近期评估,美国的军事行动已令伊朗的核计划倒退一两年。
这是否意味特朗普已达成想要的目标呢?
陈俊谚博士指出有关的停火协议,为相关方未来的外交谈判制造了机会。
国大中东研究所研究员林婧博士则认为:“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也没有说因为美方的行动,而得到一个根本的改善,反而存在很多风险。比如说一些代理组织的报复,网络攻击这一类非对称反应的风险。美国是部分达成了威慑表态的目的,但是能不能够真正的去遏制伊朗,能不能够真正的去稳定中东,还是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可能对非中东国家造成隐忧
林婧博士也指出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也可能对非中东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造成一些隐忧。
林婧博士说:“更多的不一定是来自伊朗直接的操纵和领导,它有可能是因为以色列的激进行动被某一些极端的势力,被某一些宗教团体去利用,然后煽动反美反以的情绪。这个极端主义的势力,可能会利用这种受害者叙事去进行动员。美以联手的强硬姿态,也可能被理解或者包装成一种侵略的证据,然后激化更多的年轻人,去走向自我激进的道路。这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