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 现代战争不靠高科技 靠“便宜无人机”?

在现代战场上,一架只要500美元的第一视角无人机,有可能摧毁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坦克。

今年6月,乌克兰出动117架自杀型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多个空军基地,炸毁数十架军机,造成俄军高达70亿美元的损失,而每架无人机成本仅500美元。

无人机的低成本、高效率,成为现代战争的关键。数据显示,它们制造的战损占俄乌战场损失的80%。

除了命中率高,无人机也能减低士兵的生命危险,因为操控员能在地堡内,透过实时画面远程操作无人机。

图:士兵透过操作遥控杆遥控无人机。

俄乌战争中不同类型的无人机

在俄乌战争中,无人机种类繁多:

  • 沙赫德(Shahed)无人机:由伊朗设计、经俄罗斯改良,能携带 90 公斤炸药,可飞行2500 公里,以自杀式直击目标。

图:沙赫德(Shahed)无人机。

  • 诱饵无人机:用廉价泡棉、胶板制成,内置特别配备,以达到在雷达上放大信号的作用,引诱敌人浪费拦截火力。
  • 模块化四轴无人机:乌克兰将普通四轴无人机,改装成自杀机、投弹机、侦察机或通信中继站,灵活应对不同任务。

图:乌克兰将四轴无人机改装成不同用途,包括自杀机和投弹机等。

然而,无人机也并非无敌。英国皇家国防安全研究所报告指出,乌军第一视角无人机命中率只有40%,原因在于俄罗斯不断升级电战系统,以干扰无人机的GPS信号。

技术与反制的循环

为了突破限制,新型无人机不断涌现:

  • 光纤无人机:通过光缆传输信号,不怕电子干扰。由于连接着一条光缆,多数光纤无人机可飞行的最远距离仅10公里。
  • 太阳能板无人机:能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甚至潜伏在敌国“休眠充电”,但难以携带重型武器。

无人机的迭代速度现在快到每二至六个月就有新战术和机型出现。这说明,战场上哪怕技术落后一个月,都可能致命。

图:光纤无人机与太阳能板无人机都是战场中反制的产物。

产能与消耗战

乌克兰如今依靠200家民营企业,每月生产约20万架低成本无人机。

俄罗斯则用沙赫德无人机追赶,每月产量超过5000架。数据显示,2025年 7月,俄罗斯对乌发动的无人机袭击,单月就超过6000 架,远超去年同期15倍。乌军拦截率也从95%降至80%,令乌克兰压力倍增。

小小的无人机 不输核武的威慑

俄乌战场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科技和有丰富资源,并不一定能赢下战场。未来的战争,谁能最快量产、最先创新、最省钱,谁就能主导战局。

今天,一架小小的无人机,可能已经带来不输核武的战略威慑。

相关标签
  • 焦点
  • Focus
  • 无人机
  • 俄罗斯
  • 乌克兰
  • Ukraine
  • Russia
  • war
  • drones
  • 焦点

    聚焦天下,关心时局。深入浅出,分析国际动态,掌握狮城脉动。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