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 | 稀土是什么?没了它 手机都不能用了

稀土,一种埋在地底的资源,却牵动着全球科技的命脉。从智能手机、电动车,到战斗机和风力发电机,都离不开它。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的数据,2023年全球有1亿1000万个稀土材料矿床。 

而全球稀土矿产中有69%来自中国,至于稀土加工能力,则有 92% 掌握在中国手中。中国可以说是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稀土市场。 

因此,美国在中美博弈中进退两难,稀土成了谈判桌上的关键筹码。 

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稀土市场。

稀土其实并不“稀” 

稀土是17 种元素的总称,比黄金更常见。不过,它的难点在于提炼。一块矿石里混杂着多种稀土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太过相似,因此分离提纯的过程非常困难。 

另外,稀土分为两种,轻稀土与重稀土。 
轻稀土:比较常见,提炼相对简单。 
重稀土:比较稀少,特别难分离。 

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到绿色能源,都含有稀土。例如,智能手机,就需要至少8 种稀土元素,使它能够震动,发出声音(钕、镝)、显示颜色(铕、铽、钆)等。 

稀土的应用并不止于小巧的消费电子,大型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需要 1至2 公斤;而在国防领域,美国的F-35战机更是用到多达408公斤的稀土。 
 

黄格子代表的是稀土的17种元素。

中国透过技术主导全球稀土市场 

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储量,更重要的是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从开采、提炼到磁化处理,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 

美国也承认,在关键矿产上严重依赖进口,其中有70%的稀土来自中国。这意味着,一旦中美关系紧张,稀土就可能成为影响局势的重要筹码。 

邓小平早在1992年就曾点出这一战略地位。他说过一句至今仍被频频引用的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30年后,它在国际博弈中显得更加真实和有力。 

发展稀土市场 需付出环境作为代价

然而,稀土开采并非没有代价。中国“稀土之都”包头的尾矿湖,是因开采稀土而形成的泥浆湖。它占地 11 平方公里,大约是两个圣淘沙岛大,生态损害难以逆转。 

位于中国内蒙古包头的尾矿湖里,堆存的都是化学残留物。(来源:Liam Young)

中国国务院曾在2012年发布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承认,过度开采稀土已经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甚至带来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 

相比之下,在西方,由于环保法规较严格,因此许多稀土企业难以生存,逐渐退出市场,自然在技术上也难以和中国比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一度掌握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权。但美国如今只有一家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 Corp公司。 

全球脱钩的努力

美国国防部不仅注资4亿美元入股MP Materials,成为最大股东,还额外提供1亿5000万美元贷款,用于提升分离重稀土的技术。 

为确保稀土供应,美国在今年5月与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获得其新矿产开采权。同时,格陵兰岛因蕴藏丰富矿产资源,也一度成为特朗普收购的目标。 

无论是通过外交合作还是地缘政治布局,这些举措都反映美国试图壮大自身的稀土生产链,逐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纽约时报》指出,MP Materials全力运作一年的产量,也只相当于中国一天的水平。 

多方分析认为,即便各国积极扩产,到2030年,中国仍继续主导全球稀土市场。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仍依旧主导全球市场。

稀土,是能源转型的“维生素”、高科技产品发展的关键,因此成了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到底它是平衡,还是武器?答案看来就在中美关系之中。 

相关标签
  • 焦点
  • Focus
  • 稀土
  • 中美贸易
  • 焦点

    聚焦天下,关心时局。深入浅出,分析国际动态,掌握狮城脉动。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