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家高校宣布从7月起开始暂停使用微信支付,理由是微信支付将对收学费以外的交易实施限制和征收0.6%手续费。微信在此举引发热议后赶紧回应,指公司对校内非营利性交易保持0费率。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多所高校近期先后发布公告,7月1日起开始暂停使用微信支付。
其中,西北大学就在公告中说:“因腾讯公司微信支付将于7月1日起对校园场景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除收学费外,其它收费均会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续费。”
“为维护师生利益,从6月30日起对校内一卡通用户暂停提供微信扫码支付服务,一卡通校园卡、交通银行App、云闪付、支付宝等渠道正常使用,望各位师生周知。”
其余同样做出类似宣布的,还包括西南科技大学、四川民族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等。
周口师范学院表示,学校多方沟通后未取得明显效果,为减少不必要的财务费用负担,决定从今天(29日)起停用校内微信支付场景应用。
微信:针对校园行业费率精细化管理
针对近期多家高校先后宣布停用微信支付一事,微信今天(29日)回应说,这项措施是为了针对校园行业费率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强调,微信自2015年起开始进入校园,就对校园内非盈利性支付场景(学杂费、生活服务等)长期给予零费率的优惠政策,持续投入银行通道费等成本。
针对所引发的热议,微信也说,校园内非盈利性支付场景(学杂费、生活服务等场景)会持续保持零费率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