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三文物受损 初步调查报告出炉

台北故宫博物院从去年2月至今年5月期间,有三件文物受损,分别是明朝弘治年间的“娇黄绿彩双龙小碗”(右上)、清朝康熙年间的“暗龙白里小黄瓷碗”(右下),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的“青花花卉盘”(左)。(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受损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故宫负责人本周向立法院提交初步调查报告和监控画面,并反驳文物受损后下“封口令”的指责。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国民党立委陈以信上周五(10月28日)在立法院表示接获举报,指台北故宫有文物被打破,故宫高层试图隐匿,要求相关人员封口和不做检视报告。

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当日召开记者会说明,表示故宫在15个月内有三件文物毁损,分别是明朝弘治年间的“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朝康熙年间的“暗龙白里小黄瓷碗”,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的“青花花卉盘”。

报告指出,前两件分别于2021年2月3日和今年4月7日,在工作人员打开包裹时发现破损,第三件是今年5月19日工作人员在整理过程中疏忽,导致瓷器从一米高的工作台掉落破损。

吴密察称,院方绝无隐匿证据,高层在接获案件通报后,随即下令进行调查,并基于保全证据需要,于调查和修复期间,密件保存文物皆依规定办理。

报告显示,第一件文物已在修复中,第二件正在等修复人员处理,第三件文物则会在完成惩处程序和责任厘清后,才进行修复。

针对外传三件文物价值超过25亿新台币(约1亿965万新元),吴密察称根据市价远低于此。

台北故宫目前共有69万件文物,超过一半未曾展出,包括破损的这三件,一直放在瓷器库房。

相关标签
  • 台湾
  • Taiwan
  • 台北故宫博物馆
  • 文物
  • artefacts
  • 瓷器
  • 破损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