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帝国第一陪葬墓,是目前已发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还包括目前唯一一辆埋葬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取得前所未有新收获和新知识。
中国人民网报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周五(26日)公布秦始皇陵一号陪葬墓的最新考古成果,由于陪葬品等级极高,可以确定是帝陵规制下的第一陪葬墓。
2011年开始,考古队就对秦始皇帝陵外城四侧展开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2013年开始,考古队对其中的一号墓进行持续发掘。
一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被,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墓道两侧有三坐车马陪葬坑。
经发掘,一号墓内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在三个陪葬坑内,出土了四马驾独辀木车等遗物,其中还陪葬了五组车马(一组为羊车)。
唯一一辆四马独辀木车的遗迹保存完整,初步判断,它和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可能是下葬时运载棺柩的载柩车,是目前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
由于一号墓保存较好,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等级质量较高,其中也有很多是首次发现。考古专家表示,这次的发掘是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
这次的发现也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国制”的形成与确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