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名14岁少年年幼时不幸患上罕见血癌,必须移植骨髓才可活命,关键时刻,其年仅四岁的弟弟义无反顾捐出骨髓,挽救了少年生命。
少年重获新生后努力求学,克服重重难关并保持优秀成绩,本周二(8日)的中学中一派位放榜,他成功考入第一志愿中学。
香港01报道,这名来自将军澳的少年司徒浩朗,在幼稚园高班时突然病倒。医生诊断证实他患上俗称血癌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唯一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家人于是进行配对检测,结果只有当时四岁的弟弟司徒浩信匹配成功。
弟弟担心手术不成功连累哥哥
弟弟毫不犹豫答应捐骨髓给哥哥,但他也坦言,进行手术前曾十分紧张和惶恐。他在受访时说:“我好怕手术不成功,我好担心会连累哥哥。”
完成捐赠后弟弟全身酸痛,留院一星期观察。
少年接受移植后,为清除体内癌细胞并抑制免疫系统,需长期服用化疗药物,免疫力一度跌至近乎为零,还出现口腔溃疡、腹泻等副作用,但他以正面态度面对一切。
他说,这证明他在和弟弟的骨髓“打着仗”。
他形容,弟弟的骨髓似乎已成功“攻占堡垒”,意味着成功移植。
复学时成绩严重落后
少年发病时,少年刚从幼稚园毕业。之后他被迫休学一年,复学后入读一年级班,因频密复诊而缺席近四分之三课程,成绩一度严重落后,仅常识科及格。
进入二年级时,因冠病疫情学校转为网课上课,他得以在家自学。一番努力学习后,他最终在该年下学期名列第一,之后持续保持优秀成绩。
康复的过程并不简单;少年因长期进行化疗而脱发,肺功能也减弱至一般人的七成,连走楼梯都会气喘。
然而,他不轻言放弃,坚持每日锻炼,包括走楼梯、打羽毛球及乒乓球。经过锻炼,他的肺活量最终回升至95%,可参与打篮球等剧烈运动。
少年:弟弟是重要支柱
少年表示,面对身体与学业挑战,弟弟是他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弟弟则说,他经常督促哥哥温习功课,他有一本称为“小气簿”的簿子,记录哥哥偷懒、不温习功课及漏做作业等行为,他还会向妈妈打小报告。
面对弟弟的“监督”,少年则表示接受鞭策,并说自己很宽容,不会跟弟弟计较。
兄弟俩感情非常好,除了在课业上互相扶持,亦会一起玩网络游戏、踩脚踏车、打篮球等等,更曾一同代表学校机器人队参加比赛。
两人的学业成绩优秀,经常考获全级第一。少年喜欢英文科和数学科,期望升上中学后参与更多活动,他长大后希望成为飞机师、律师或医生,而弟弟则希望当老师,以教育学生。
少年感激弟弟捐骨髓让他延续生命,也说患病之后,他懂得更加珍惜时间及努力读书。听到哥哥这么说,弟弟感性回应,他给了哥哥一个重生的机会。

两兄弟常一起玩乐及运动,哥哥非常感激弟弟捐赠骨髓,让他延续生命。(图: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