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笼屋处处藏隐患 政府冀以过渡性房屋提供短期方案

香港的笼屋空间狭小老旧,处处是安全隐患,却是当地许多老弱贫苦人士的不二选择。港府希望通过过渡性房屋提供短期方案,当地非政府组织则指出,住房计划还有改善空间。

油渍覆盖的墙壁,电线捆卷在一起,15个住户挤在一个单位里这是香港笼屋的写照之一。

一名住户说:“我一住就住了九年,但是环境差到说不出,因为有时太肮脏,老鼠蟑螂都来了。”

香港房价高昂,公共住屋的等候时间长达六年,对20多万个低收入居民来说,每个月2500港币的笼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北京要港府在2049年之前淘汰笼屋,港府准备提供过渡性房屋,并已划定土地建造2万1000个单位。

过渡性房屋住户曹顺富:“那里(笼屋)两尺三尺都不到,这里地方大多了,舒服多了。”

指定的非政府组织可利用110亿港元基金建造和运营过渡性房屋。不过有组织反映兼负兴建住房不简单。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说:“建屋这方面其实政府有房屋署,房屋协会及市区重建局,这些比较熟悉建屋的人其实可以负责建屋,而管理和社会服务则找社会服务团队做运营,这样就会比较好。”

组织也指出,过渡房屋的两年租约太短,应该延长。否则租约到期后,租户如果申请不到公屋,恐怕就得流落街头。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无家可归者达1500人。

相关标签
  • 香港
  • Hong Kong
  • housing
  • 房屋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