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子16万新元办300年健身卡 健身房老板随后失联

中国杭州金先生投资购买多张长期健身卡后老板失联,疑坠入骗局。(图:网易新闻)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中国杭州金先生在杭州一家健身房投资购买多张长期健身卡,累计金额超过87万元人民币(约16万新元),原计划通过转卖赚取差价,却在退款日期迟迟无法兑现后,发现健身房老板和销售人员早已失联,疑似陷入精心设计的骗局。

根据网易新闻报道,金先生在一家名为“燃炎健身”的健身房已健身三年,非常信任该店。今年5月,健身房推出老会员福利活动,支付8888元人民币(约1587新元)即可购买一张5年期健身卡,随后可将其转手卖出,获得高额回报。健身房承诺:平台代售,仅抽取10%佣金,若最终无法售出,将以原价回购,“稳赚不赔”。

起初,金先生仅试水购入两张卡。然而,健身房销售人员随后不断以“名额紧张”、“回报更高”等话术诱导其加大投入,从数千元逐步扩展至十几万。最终,金先生前后共签下26份合同,累计投入金额高达87万1273元人民币(约15万5608新元)。

直至7月8日,金先生仍向健身房转账最后一笔10万元(约1万7859新元),对健身房的承诺深信不疑。

然而,在约定退款日期到来时,对方以“财务审核”为由一拖再拖。迟迟无法退款后,金先生查看此前签署的合同才发现,合同中并未写明“原价回购”条款,反而明确指出“会员权益不得转让”。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骗局,然而为时已晚——销售人员与健身房老板均已失联。

健身房疑似“空壳公司”专为行骗设立

金先生随即报警并提起诉讼。调查显示,“燃炎健身”注册资金仅为5万元(约8929新元),名下无实际资产,且早已拖欠租金超过3个月,疑似“空壳公司”,专为行骗设立。

物业方也证实,该店经营异常已有数月。多位前会员表示,推销团队与健身教练往往熟人化经营,利用信任关系引诱用户深陷其中。

法律人士指出,金先生虽手持合同,但因合同未明示相关返利、回购条款,属“愿打愿挨”式民事纠纷,刑事立案存在难度。即便胜诉,追回款项也存在较大障碍。

此事在网上曝光后,网民议论纷纷。有评论写道:“哪怕投资黄金、基金,也不至于被骗这么惨”。也有网友调侃:“你说他傻吧,他能挣87万;你说他精明吧,他居然办了300年的健身卡。”

目前,金先生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希望通过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关注。他坦言:“这钱可能追不回来了,但我不希望还有人像我一样,被信任骗得血本无归。”

此案件目前仍在调查中。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新教学素材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杭州
  • 健身房 Gym
  • 投资骗局
  • 血本无归
  • 空壳公司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