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家与学生精通马来语 打开东南亚市场大门

法蒂玛(左一)使用马来语与马国游客交流,带动生意业绩。(图:星报)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中国北京明珠商场熙熙攘攘,数百名商贩使用华语和英语争相吸引游客注意。然而,两名女商贩用流利的马来语招徕顾客的独特声音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马来西亚英文媒体《星报》,一群在中国北京明珠商场挑选纪念品的马国游客,听到38岁法蒂玛·刘(Fatima Liu)和36岁阿伊莎(Aisha)大声叫道:“Mari adik, mari kakak, barang murah tapi berkualiti! (过来,兄弟,过来,姐妹,物美价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姐妹俩法蒂玛和阿伊莎在商场经营一家家居用品店,销售床单和桌布等商品。她们独特的马来语叫卖声吸引了许多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的游客。

法蒂玛近期接受马新社采访时表示,掌握马来语大大加强了与顾客们的沟通。她认为,学会马来语是提升业务的一项重要技能,并鼓励其他商家效仿。

阿伊莎透露,她们是在大约15年前开始学习马来语的。当时,商店接待了许多由一名住在深圳的马来男子所推介的马国顾客。她们逐步从单词学习起,例如“makan”(吃)和“cuci”(洗),逐渐熟练到能够组成完整句子。

她说,“掌握马来语让我们业务拓展到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与当地代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生意因此得到了显著增长,”

法蒂玛(右一)与妹妹阿伊莎(右二)因精通马来语开拓东南亚市场。(图:星报)

不仅仅是商家,精通马来语也为中国学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新机遇。21岁的吴可怡,目前是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学士学位的学生。她将在今年7月毕业后,担任深圳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

吴可怡表示,当雇主得知她精通马来语时,立即录用了她,因为公司正计划扩展东南亚市场,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新加坡。

“像我这样(会说马来语)的学生也非常熟悉马来西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让我具备了竞争优势。”

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学士学位学生吴可怡因精通马来语而获聘。(图:星报)

相关标签
  • 中国商家
  • 中国学生
  • 马来语
  • 东南亚市场
  • 游客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