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境外机构借“航空迷” 窃取敏感数据信息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这些境外机构利用航空爱好者对航空信息的热爱与好奇,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开展招募。(图:新华社)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近期多个境外机构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通过社交媒体招募中国境内的“志愿者”,并跨境邮寄设备,指挥“志愿者”在中国境内非法采集和向境外秘密传输中国飞行器飞行数据。

《人民日报》报道,当局经调查发现,这些境外机构长期活跃于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寻找账号活跃的航空爱好者,并通过电邮、短信等方式发布招募广告。在广告中,这些境外机构利用航空爱好者对航空信息的热爱与好奇,以免费提供设备、共享航空信息为诱饵,开展招募。

同时,这些境外机构也会通过国际快递,向新加入的“志愿者”寄送尺寸跟智能手机相近的便携式信号接收设备,远程指导“志愿者”在中国境内航空枢纽附近投放,以实现对周边一定范围内飞机的型号、高度、经度、纬度、速度、航向等信息的自动采集,并将上述数据实时传输到境外机构指定的服务器上。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这些境外机构在我国渤海、东海、南海周边省份大量投放此类设备,不仅窃取民用航空数据,甚至还能窃取军用航空器等敏感数据信息。

报道表示,经鉴定,境外机构布设的相关设备性能强大,支持远程在线编程。同时,相关设备内置GPS芯片,可对指定飞行器进行定位,估计每台设备每天可向境外发送约1000架次飞机的飞行数据和约13万条位置数据。

报道表示,针对上述非法窃取敏感数据的行为,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在全中国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打击,及时查获数百套已在境内投放的设备,依法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境外机构寄送这类便携式信号接收设备给支援加入的航空爱好者。(图:《人民日报》)

相关标签
  • 国家安全
  • 飞行数据
  • 非法
  • 飞机
  • data
  • 中国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