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呕吐病”肆虐 中国暴发诺如病毒疫情

示意图。(图:iStock)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中国多地近期发生诺如病毒(norovirus)群体感染事件,这种病毒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中国国家疾控局指出,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且其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酒精对其亦无效。

中国国家疾控局在上个月30日发布《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时提到,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染等特点,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此外,这一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酒精对其无效,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或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

儿童成人主要症状略不同

《新京报》报道,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到48小时就会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病情轻微,通常持续两到三天,预后良好,个别老人或孩子可能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双壳贝类海鲜是高风险食物

报道指,诺如病毒的具体传播方式包括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需注意的是,牡蛎等双壳贝类可以集中海水中的诺如病毒,为高风险食物。

此外,做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关键。报道建议,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分开等避免交叉感染的健康生活习惯;食用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食用贝类等海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要选用卫生合格的饮用水或者喝白开水。

相关标签
  • 诺如病毒
  • 急性肠胃炎
  • 中国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