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国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对80岁以上人群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成为百岁老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人相比,生活方式最健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百岁老人。
澎拜新闻报道,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CLHLS),对80岁以上人群进行研究。有关研究由中国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院长、公共卫生学院高翔教授团队发起,并于昨天(2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高翔说:“在延长寿命方面,80岁已经不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问题,而如何在高龄的基础上向更高龄迈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百岁老人代表了极端的长寿群体,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健康延寿策略,提高高寿人群的生活质量,对政策制定和社会福利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CLHLS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全国性调查,随机抽取中国22个省份的半数县市,覆盖约85%的人口,是针对80岁以上人群最大的前瞻性调查之一。这项调查从1998年开始,分别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进行了八次,每次不仅对之前的参与者进行随访,还会招募新参与者。
高翔的团队构建了一个健康生活方式评分(HLS),包括吸烟、饮酒、锻炼、饮食多样性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五个因素,每个因素重新编码为零、一、二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结果越好。研究人员将这些得分汇总为HLS,范围为零到十。
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过去和现在是否饮酒、BMI与活到100岁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关联。不过,好的膳食、多运动和不吸烟与活到100岁之间显著相关。因此,研究团队构建了新版健康生活方式评分(HLS-100),剔除饮酒和BMI两个因素。
据报道,共有5222人参与这项研究,包括百岁老人。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即使在晚年也是如此。制定改善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战略计划,可能在促进健康老龄化和延长寿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中国人寿命不断延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平均寿命将达到80岁。根据中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共有11万8866名百岁以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