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因无力偿还欠款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人数已激增至854万人,占了中国劳动人口的大约1%,创下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根据中国法院资料,这个黑名单人数从2020年初冠病疫情爆发初期的570万人激增至如今的数目,欠债人的年龄大部分介于18至59岁,欠款包括房屋贷款至生意贷款。
报道说,中国法律规定,被列入黑名单者将面对许多经济活动限制,包括不能购买机票,和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如微信付款,这无疑进一步拖累因房产市场放缓和消费者信心低迷而陷入困境的中国经济。
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欠款者人数激增并非周期性问题,也涉及结构性问题。“情况在变好之前,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报道称,中国的个人债务危机源自于过去十年的借款热潮。
北京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所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的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翻倍,在9月份达到64%。
中国青年失业率创纪录
与此同时,在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人们面对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他们入不敷出因此停止还款。今年6月份,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创纪录达21.3%。
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王姓男子在今年5月份被公司解雇,他表示若找到工作就会偿还2万8000元(约5280新元)的信用卡债务,但不知道何时才有能力偿还。
另一名创立广告公司的张姓女子也因拖欠银行债务被列入黑名单,她最终关闭公司,但基于被法院禁止使用微信付款,她甚至无法为年幼孩子买食物。
她试图向法院申请解除冻结个人资产,法院表示若还清债务,生活就会恢复正常,但她面临诸多限制,不知道要如何赚钱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