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年级:高级华文(低年级)
清明节扫墓和祭祖是华人传承已久的习俗。然而,根据《8视界新闻网》随机展开的调查发现,低于40岁的受访者中,有约四成似乎已经许久,甚至完全没有在清明扫墓或祭拜祖先的经验。
也有一些年纪低于20岁的“00后”,对清明节到底是怎样的节日“似懂非懂”。
在受访的25人当中,有11人表示从来没有,或已经很久没有在清明节拜祭过祖先或扫墓,这群人中年龄低于20岁者居多。
17岁学生张珉荣说,自己从来没有在清明节扫过墓。他表示,父母可能都会自己去扫墓,但不想要“麻烦孩子”陪他们一起去。
同样17岁的叶鸣轩则说,自己从前曾跟家人去扫墓,但近年来已经没有再继续这样的传统。他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这一代人不太理解过清明节的重要性,因此也不会想到继续跟着家人去扫墓。
相对于这群十来岁的青少年,20岁出头的人似乎对清明比较有概念,有者还年年都会跟着家人到祠堂祭祀或到义山扫墓。
24岁的王俊升每年都会跟着家人去扫墓。他说,扫墓除了是对故人的一种思念,一家人也可以借此聚在一起。
37岁的梁榕祐也表示,自己几乎年年都会和家人去扫墓。他认为,清明节是一个值得传承的节日,有存在的意义,希望年轻一辈可以对这个节日有更多的了解。
有趣的是,年轻人即使没有跟着家人去祭祖或扫墓,但他们还是认为,有必要延续过清明的传统。
23岁吴千彤就说,因为有了清明节,人们才有机会缅怀自己逝去的亲人。
她认为,当有亲人突然离开,而自己又没有做好准备接受他们离去时,就可以趁一年一次的清明节,再次去“探望”逝去的亲人。
叶鸣轩则说,对他这个年龄层的人而言,过不过清明或许不是太重要,可是如果要继续这个传统,需要有人愿意去做,才能延续下去。
因为父母的关系,18岁的陈亿珉每年都会去祭拜祖先。他说,清明节扫墓的意义在于,提醒后辈不要忘本,如果人们不再过清明节、没有人再去扫墓祭祖,那祖先就会被遗忘。
(改写自2024年3月30日新闻:约四成受访年轻人 已许久或未曾在清明祭祖扫墓)
问题1: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 清明节扫墓和祭祖是华人传承已久的习俗。
B. 记者上街采访公众对清明节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C. 约四成受访年轻人已许久或未曾在清明祭祖扫墓。
D. “零零后”对清明节是怎样的节日“似懂非懂”。
问题2:20岁左右的一群人相较于十来岁的年轻人,似乎更有“概念”,这说明什么?( )
A. 他们会去旅行而不去扫墓。
B. 他们会跟家人一起去扫墓。
C. 他们会完全忘记传统扫墓。
D.他们会到义山祭祀和扫墓。
问题3:如果没有人再扫墓祭祖,陈亿珉认为会出现什么现象?( )
A. 祖先将被遗忘。
B. 祖先就会消失。
C. 祖先会被铭记。
D.没有任何变化。
问题4:有些年轻人完全没有扫墓和在清明祭拜祖先的经验,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