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问答:国人出钱出力为土叙地震赈灾

土耳其赈灾暖心接力,有公众主动留下当义工。(图:潘晓君)

适用年级:华文(低年级)

  土耳其和叙利亚日前发生大地震,本地大批公众响应土耳其大使馆的呼吁,前往不同地点捐赠物资,更有公众主动留下当义工,帮忙搬运、分类赈灾物资。
  土耳其驻新加坡大使馆在社交媒体面簿贴文,表示希望能收集成人及儿童的冬装,如外套、靴子、裤子、围巾、帽子、手套等保暖衣物。其他需要的物资还包括帐篷、睡袋、床垫、毯子、保温瓶、婴儿纸尿片等。
  使馆之后再度发帖,对国人的支持深表感谢,并表示由于位于珊顿大道的使馆空间有限,吁请公众到仁定巷10号六楼寄送赈灾物资。
  39岁的财务人员Farhana Ayu在早上11点半抵达使馆,她告诉《8视界新闻网》,使馆当时已出现人龙,她得知需要到仁定巷后,就立马前往。除了把夫妇俩和亲友捐赠的总值约1800元的睡袋、冬装、保温瓶等运送过去,也帮忙几名没有交通安排的女士运送她们的捐赠物资。
  “看到地震中罹难的人数,受困儿童的视频,在废墟中已丧生的父母仍保护着婴儿(的画面),这无疑在情感上对我们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我的丈夫不忍心看到这样的视频和照片,想象着如果它发生在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家人身上会怎样。”
  70岁的退休人士潘先生和妻子同样从珊顿大道转道前来仁定巷。他说:“我有很多很好的冬装,现在已经少出国,看到土耳其的情形,我们应该帮助,所以我就拿全部的东西来这边捐出去。”
  记者在下午抵达仁定巷,发现公众捐赠的物资已堆成一座座小山,期间仍陆陆续续有人或开车、或步行,带着大包小包的衣物和各种用品前来。
  现场也有热心公众留下来帮忙搬运物资,47岁的私召车司机何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自己早上11点多从珊顿大道过来后,反正车也出不去,干脆和姐姐留下来帮忙。
  “因为这些东西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看到那些人这样子,我们新加坡是幸福的,没有那种灾难。我们能做一点东西,就多做一点东西。”
  据了解,除了本地公众,也有来自英国和土耳其的公众前来义务帮忙。27岁的土耳其籍女子Ceren就语带哽咽地说:“昨天当我在卧室里睡觉时,他们(灾黎)却无瓦遮头,我感觉非常糟糕。看到这么多人伸出援手,我感到很欣慰。”

(改写自2023年2月9日新闻:土耳其赈灾暖心接力 有公众主动留下当义工

问题1: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大地震后,大使馆呼吁公众捐赠哪些物资?

问题2:从新闻中可以看出公众采取了哪些方式来献出爱心?

问题3:从文中找出最符合下面解释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A)遇到意外灾祸而死亡:____________
(B)哭时喉咙堵塞,不能顺畅地出声:____________

问题4:如果大使馆重新接受个人捐赠,你会捐赠物品吗?为什么?

下载答案及答题技巧
相关标签
  • 理解问答
  • 乐学新闻
  • 土耳其
  • Turkey
  • 叙利亚
  • Syria
  • 土叙夺命大地震
  • 地震
  • earthquake
  • 华文低年级
  • 华文低年级理解问答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