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问答:华族文化中心推出活动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和本地剧团及学生组织,推出两项新活动。(图:陆佳丽)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适用年级:高级华文(低年级)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同本地剧团和学生组织合作,推出活动激发青少年和儿童对学习华文华语的兴趣。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同前新加坡广播电台属下的青少儿广播演艺组携手推出《我会唱》项目,让五到十岁的儿童能通过上世纪70、80年代的儿歌学华语,其中包括一首《早操歌》。
  这个项目的艺术顾问马业仙谈到选曲的标准时说:“我想首先是选旧歌曲,它是很独特的,因为即将消逝的一门文化吧,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尝试把过去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然后传承下去。当然要选一些歌,怎么样让他们有所共鸣。”
  马业仙希望孩子能抱着玩乐的心态来参与活动,从中享受华语歌曲的韵律之美。“因为这个年代的小孩,他们可能都没见过活的鸡鸭,那唱一首歌,有鸭子、有小鸡,嘎嘎叫,那是什么概念?所以我们必须要选一些比较贴近他们生活的,甚至是比较贴近大自然的,让他们走出去的时候,这些歌能够让他联想到他跟大自然的关系。”
  另外,中心也同南洋女子中学的学生发起“烛火书芳”合作计划,由中学生教课,利用经典华文小说、乐器和中国象棋,激发7到12岁孩童学华文的兴趣。这个课程完全免费。
  带领同学授课的16岁学生庄钰业希望能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华文华语的魅力。“希望通过我们课程,可以把对华语的热爱传递给下一代的学生们。因为当年龄差距比较小的时候,可能他们也就不会把我们当成老师,整个学习氛围都会比较好,他们也没有压力吧!”

(改写自2024年10月18日新闻:华族文化中心推出两项活动 激发少儿对学习华文华语兴趣

问题1:为什么马业仙选择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儿歌作为《我会唱》项目的内容?

问题2:马业仙提到“即将消逝的一门文化”,结合你的理解谈谈当代社会中哪些传统文化有类似的情况。

问题3:如果你是一位热爱华文的学生,除了儿歌,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激发孩子们对学习华文的兴趣?设计一个活动并说明其特色。

问题4:你认为利用经典华文小说、乐器和中国象棋来激发孩童学习华文的兴趣是否有效?请结合现代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理念,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和可能的挑战。

下载答案及答题技巧
订阅电邮简报

订阅电邮简报

每周接收最新教学素材

Subscribe now
相关标签
  • 理解问答
  • 高级华文低年级
  • 高级华文低年级理解问答
  • 乐学新闻
  •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
  • Singapore Chinese Cultural Centre
  • 南洋女子中学
  •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