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问答:90后消费观引热议

示意图。(图:iStock)

适用年级:华文(高年级)

  “先买后付”的新概念虽然提供了消费便利,但超前消费也让年轻人更容易陷入债务危机。
  根据金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本地“先买后付”交易额约为4亿4000万元,尽管这只占了总额1030亿元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的不到0.5%,但这种付款方式日渐受欢迎,引发更多人可能会陷入债务问题的担忧。
  新传媒英文时事节目“Talking Point”报道,28岁自由职业者林女士每月开支近4500元,包括1000多元的房租、300多元的保险费、出门搭乘私召车花费的800元、聘请私人教练和参加泰拳课程等的费用,此外她每周或每两周会和朋友去餐厅和酒吧,每人每次花费约100元。
  27岁客户经理Nurul Raiyhani和未婚夫预购了价值30万元的三房式组屋,他们用公积金储蓄和现金支付预购款。但她的日常开支也不少。
  她每个月用信用卡支付高达1万5000元的学费贷款,一般能按时还款,但偶尔也会因逾期产生滞纳金。此外,她也会“先买后付”购入化妆品,每月可能要花300元。
  “我尽量不要每个月都买,但网上‘全场促销’的广告让人难以抗拒,而且还有同龄人带来的压力。比如你的朋友有同样的化妆品、同样的包,你就会觉得自己错失了什么。”
  而林女士不设预算,更倾向于节省开支,例如,她两年前开始租房后,买的是二手家电和家具,省下约4000元。
  毕业后,她把收入的近两成存下来,但最近因宠物狗患上癌症,近2万元的治疗费耗尽了她大部分积蓄,目前她每个月还要为宠物的化疗支付1000至2000元。
  虽然她努力减少搭私召车,但习惯难改。她表示,无法想象必须提前两个半小时起床上班。因此与其放弃搭车,她宁可削减饮食方面的费用。
  Nurul Raiyhani则考虑搬到生活成本较低的印尼峇厘岛,用更少的钱过得更舒服。
  两人的消费观成了网民讨论的话题。有网民觉得她们是年轻人的缩影——不善于理财,在不必要的东西上花费太多。
  有网民批评她们的消费方式,指年轻一代申诉自己是“夹心层”,但其实是没有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以提早规划退休生活。也有网民表示理解她们的消费行为,认为奢侈品或提供便利的服务在本地虽不便宜,但让人生活“不会过得那么辛苦”。

(改写自2023年4月10日新闻:搭私召车请私人教练买名牌化妆品 90后花费引热议

问题1:林女士的生活开支主要有哪些?

问题2:Nurul Raiyhani把钱用在哪些方面?对于她的消费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问题3:林女士如何节省开支?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试加以说明。

问题4:有网民觉得两名女性是年轻人的缩影——不善于理财,在不必要的东西上花费太多。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下载答案及答题技巧
相关标签
  • 理解问答
  • 华文高年级
  • 华文高年级理解问答
  • 乐学新闻
  • buy now pay later
  • 先买后付
  • 消费观
  • spending habits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