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20%的关税,金融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和人民币仍能企稳。
在两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目标。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保持在5%左右,同2024年保持一致。但,政府的财政赤字目标由往年的3%提高到了4%,并大幅度提高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而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兴国内消费被视为重大任务。
美国加征20%关税 中国经济仍能稳增
即使中国面临出口商品被美国加征20%关税的挑战,瑞士百达(Pictet)资产管理新兴市场企业债券联席主席兼大中华固定收益主管杨孝强认为,中国经济仍有多重支撑因素以达到5%增速的目标。
“美国占中国出口的比率为14%,意味着美国关税对中国整体出口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他指出,房地产利率下调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渐稳定,将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和消费意愿。随着房地产市场企稳,当地居民对未来预期的稳定性提高,有望释放更多消费潜力。
而且,人工智能和绿色产业等领域的投资正在加速。这些政府重点支持的新兴领域投资增长,将为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瑞银(UBS)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也认为,在中国政府的核心优先事项中,促进消费尤为突出。“除了把‘以旧换新’(如:家电)补贴翻倍外,还提议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如:利用地方政府债券来减少房地产库存。如果执行得当,这一举措可能会显著支持房地产行业和整体消费。”
若上半年出现显著下行风险 料将推出额外刺激措施
可是,来自渣打银行的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中国高级经济师廖薇和大中华区经济师陈冠霖认为,当前的刺激计划不足以抵消美国最新的关税上调影响,若上半年增长动能出现显著下行风险,估计中国将会推出额外的刺激措施。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措施将会提前落实。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在年中审查其政策,并可能引入额外的刺激措施,以防止增长过度偏离目标。”
年初至今 人民币兑美元走高
今年迄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跌反升。这同去年年底市场预期美元将走强的观点大相径庭。
杨孝强指出,一是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美元走弱;二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对稳健。此外,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趋于稳定。从基本面看,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在稳定区间内运行的立场。即便在大规模关税冲击下,人民币可能出现短期调整,但这种调整很可能在可控范围内。预计全年人民币汇率将在特定区间内波动,展现出较强韧性。”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诺,将在适当的时机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加上中国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确认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渣打银行分析师认为,“在进口数据显示国内需求仍然疲软,而价格数据显示通缩压力未见缓解之下,因此当前政策立场尚无调整的必要。”
深度求索料重组中国科技股格局
今年内,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亮眼,主要推动力来自科技股。尤其在深度求索(DeepSeek)面世后,中国科技板块重新受到瞩目。
瑞士百达(Pictet)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认为,投资者所关注的角度已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器芯片)转向人工智能应用,而在应用领域,中国公司具有显著优势。“从基本面看,即使在近期强劲上涨后,大多数科技公司估值仍较合理,领先企业的盈利动能保持健康。”
李智颖也指出,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提高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加上中国当局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和加速采用机器人的应用,这向市场发出一个信号,即人工智能将是2025年的政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