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多的筹备晋江廊文史馆正式开幕,通过时间的概念及船的造型向来参观的会员及民众传达饮水思源的概念,在设计时也巧妙得运用来镜子让参观者能看见自己的同时,也透过镜子的倒影“回顾过去”。
文化、社区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今日(12日)也受邀为文史馆主持开幕。
唐振辉在致辞时表扬晋江会馆与时并进,他们不仅为会员服务,也为社区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群。
晋江会馆在二战期间曾是一个避难所,周围的住户都会来到这个会馆避难。这次文史馆的展览,设计师也发挥了巧思,融入了半镜面的视觉效果,让观展者在历史与现代之间,隐约感受先辈们的初心与精神。

四代都在晋江会馆服务乡亲的蔡鸿玮(左)与父亲蔡志坚。(图:晋江会馆)
一家四代在会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设计师之一的晋江会馆会员蔡鸿玮,是在爸爸的影响下加入了会馆,至今已有五年。
33岁的他更在整理历史物品时,还意外发现自己的太爷爷竟是会馆的创始人之一,加上爷爷也曾在会馆服务,也就是说,他们一家四代都跟晋江会馆有着不解之缘。
他在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也说:“通过此次的策划,也让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我的太爷爷,也对会馆有着更深一层的牵挂及感情。”
蔡鸿玮的父亲蔡志坚也在晋江会馆服务,同样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会馆的创始人。他也表示,在会馆服务的12年里,经历了许多的变化,看着会馆从保守变得开放,吸引了更多青年一同参与到会馆的活动中。
他也表示,每逢佳节都会带孙儿来到会馆参加活动以及了解中华文化。他认为,对会馆的兴趣是要从小培养的,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孙能跟着他的脚步,在未来一起为会馆服务,将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