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17年。
2008年7月31日是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停播的日子,一个我服务了5年的单位。2008年8月1日,我便 “被加入” 了CAPITAL 958城市频道。
这几年偶尔有人提及说我是CAPITAL 958资深广播员,听在耳里觉得别扭极了。我资深?有种难以置信的无法接受,我们台里有服务超过40年的前辈呢!不过,毕竟17年已过,已然不是牙牙学语的宝宝而是李宗盛歌里“温柔很那个,有单纯的心复杂的表情,也没有想象中精”的花样少女。那么,广播的17年又是如何的?也许就像仿佛置身于时间这场有去无回的旅行中,沿途时而崇山峻岭,时而荒凉无比,偶尔前路迷茫,当然也会偶遇旖旎风光,一路颠簸于风尘仆仆间。 英语有一句形容学习过程艰巨的话,是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
刚加入时,除了要适应节奏比之前的国际电台快很多的现场广播,还有户外主持,与听众聚餐,派发汽车贴纸,这些日常广播以外的工作,往往还来不及反应就要面对下一波的排山倒海,几乎淹没。
那些年流行的宣传活动之一,就是让电台主持人出外派发汽车贴纸。第一次出任务是到黄埔小贩中心。中午12点的活动,我们很早就出发前往。哪知,还没进停车场,就被长长的车龙堵住了。和我身形差不多的宣传人员开着电台大大的7人座轿车,在停车场里兜兜转转找停车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人的着急指数不断飙升。这时候,有位好心的大哥告诉我们他要走了,可以把停车位让出来,就在同事满心感激地要把车开过去时,另一位更靠近停车位的车子要停进去,被让车位的车主阻止,说是电台派发贴纸工作要开始了,结果,两位个子小小的女生就看着两个声量大大的男子掀起一轮骂战,后来如何,已经不太记得,大约是我们拼命道歉,对方生气地丢下一句“电台了不起啊?”结束了这段插曲。这么多年前的事,印象已经模糊,如此不堪的记忆,大脑自动剔除,但是这么多年后,那句“电台了不起啊?”却是记得的。
从过去至今日,我都不觉得“做电台”有什么了不起。真的。就和许多工作一样,是付出时间精神体力脑力完成的一份差事。或许这个世界总是容易看到光鲜亮丽所产生的美好那面,即便在延绵不断的日子里只占刹那时光。电台主持人的日常其实就是一脚踢的包山包海,和所有其他工作一样都会有KPI琐事人事和压力。
不过,毕竟是自己热爱的一份工作,能从事自己从小就渴望的职业,确实值得感恩。能有机会接触社会中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各路人马,总是在不断地学习、成长和感受。过程中当然有许多的曲折复杂和不易,但哪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呢?刚加入时,朋友问起是否适应,还记得当时的回答是,就不要去想啊,就这样,兵来将挡了17年,看似豁达实则逃避,从初时的战战兢兢到今天依然如履薄冰,只是焦虑的程度不一样了。
加入CAPITAL 958后第一次拍造型照,紧张得什么似的。某个炎热的午后,带着几套衣服到当时位于宏茂桥一带的《i周刊》办公室。工作人员挑了红色连帽衣,是念大学时买的一件外套。镜头前手足无措的我卯足了劲以笑容掩饰,硬生生把忐忑不安塞进衣服口袋。当时的表情姿势是一种欠缺自信的毫无头绪,即便如此,这张照片,我始终钟爱。也许是因为第一次为杂志拍摄,所以深刻,而青涩的状态无法复制,照片是曾经存在的证明。
广播,曾经是无比遥远的童年里最可靠的陪伴,青少年时课业繁重的苦涩中最温暖的安慰。若干年后,自己竟成为收音机传出的那把声音,是青春梦想的实现,何其有幸。
17载的岁月无论是否千帆过尽,虽路崎岖,提醒自己,回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