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中国知名作家马伯庸的小说《显微镜下的大明》第一篇《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讲述明朝万历年间,金安府仁华县一名算学天才,助人丈田时,发现所量面积与田契上的数目对不上,在查阅县内资料后,发现了一笔人丁丝绢税的征收缴纳极具疑点,由此开展出一段影响深远的纠正之旅。
谈钱不只伤感情
既名为《显微镜下的大明》,自然期待的是通过显微镜,见证明代朝野间被遗忘被忽视被掩盖的事件放大百倍重见天日,即便不能对明代风情一窥全豹,至少也能脱离管中窥豹。
《丝绢案》篇着眼于民间,主角帅家墨是以帮人丈田盘账维生的一介草民,他天生自闭,还因童年遭逢巨变后对特定事件失忆,但天赋异禀令他精通算学兼过目不忘(家中惨案相关之事则一概记不起来)。
正是秉性中对纠正数字错误的绝对坚持,致使这起人丁丝绢税被掩盖上百年后,得以重启翻案。
但讲到钱,纠纷难免。
金安府有八县,这笔人丁丝绢税原该由八县均摊,但不知为何百年来皆由仁华县独力负担,无人发现或置疑。
帅家墨这一“闹”,若证据确凿,等于其余七县从此以后须多缴新税,自然引发七县官民不满。
只手遮天的官僚与占地为王的乡绅,向来就构成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谁要擅自触网,必将如无头苍蝇飞入蛛网一般,最终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这就是帅家墨必须面对的灯蛾扑火状况。
申冤先打十大板
帅家墨这一路跌跌撞撞,虽有庠生挚友丰宝玉相随,为他解决诸般人情世故问题,也有火腿店板娘丰碧玉在背后做精神与经济上的无偿资助,但碰上了无为而治的仁华知县;秉持八县攻守同盟、死都不肯重审人丁丝绢税的揽溪知县、同阳知县、万成主簿,还有口若悬河、能把死人说活的状师程仁清,这位帅天才吃瘪吃到饱不说,还得身受杖刑之苦、牢狱之灾。
原来平民百姓告状,没有上下打点妥当的话,一到堂上随时就是先打十大板再说……难怪古代有冤无处诉是家常便饭。
全剧就围绕着这起案件,从最初提告,经无数次审理、搜证、辩驳、反转,公堂上的唇枪舌剑自然是一大看点,也是本剧的各大重头戏。
各种官压民的操作习以为常,值得一提的是状师程仁清的介入,舌绽莲花,把黑的说成白的,能言善道的功力让人想起清末广东著名状师方唐镜,也因这位落第才子状师落力演出,让全剧的公堂戏码生色不少。
轻松呈现严肃题
《显》的故事架构其实离不开既定模式,主角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必然要经过各种险难,以突显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苦尽甘来局面。
各级官员明争暗斗,一时贪官污吏操纵大局,一时青天老爷出手翻案,一时官威更显赫者空降反压,最后再由秉持正义的朝廷重臣让沉冤得雪,以儆效尤。
而且那最终一着,必须千钧一发,在男主必败之局尘埃落定前一刻,才轰然发生——没错,就是行刑大汉高举大刀欲斩下之际,大呼一声:“刀下留人!”以达最大效果。
退役官员告老还乡后继续发挥影响力操控一切,也是此类申冤过堂故事的惯用伎俩,本剧也有这么一个幕后黑手,但邪当然不能胜正,最终等待着他的是作茧自缚报应不爽,就是看这个过程如何大快人心。
《显》的取胜之处,在于探讨课题严肃却不失轻松有趣;友情爱情刻画挚诚却不至肉麻滥情;剧情基本开展合理,人物智商在线;尤其程仁清后来改邪归正与方知县豁然开朗,虽是戏剧效果,却不至于突兀,情理上都说得通。
喜欢办案风又不想负担重,这部14集的古装推理轻喜剧,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