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1980年代同名电视连续剧,电影“The Fall Guy”由Ryan Gosling和Emily Blunt帅哥美女搭档,讲述一个好莱坞特技演员重出江湖的故事。
原以为是香港致敬特技演员的记录电影《龙虎武师》的虚构剧情版,结果编剧写出了一部超级英雄侦探片,配以各种自以为幽默的搞笑段子,大堆狗血恋爱情节,毫无心酸,没有感动,凑成了千篇一律的普通动作片。
导演David Leitch是特技演员出身,担任过特技指导,“The Fall Guy”是他至今执导第5部长片,此前“Deadpool 2”和“Fast & Furious Presents: Hobbs & Shaw”票房皆过7亿美元,“Bullet Train”虽只收2.3亿,但有建立起特定风格,口碑尚算不错,纵观可说战绩彪炳。
但“The Fall Guy”却没更上一层楼,反因各种俗烂操作、尴尬对白、差劲节奏,自曝表现逆水行舟不进反退。
特技演员的心酸何在?
近年电脑特效技术大飞跃,电影业深受影响,特技演员更首当其冲,能够通过电脑特效完成的镜头,都可省却特技演员玩命的风险。
虽然受伤几率减低了,但工作机会同样减少,是好是坏在旁观者眼里不好说,但相信特技演员应该更渴望有工开,毕竟他们就是靠玩命吃饭。
导演对此该也深有感触,才会萌生拍摄本片的意图,可惜特技演员面对的时代冲击,在片中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诠释。
男主开场不久就因外围钢索控制不当而意外跌伤脊椎,被迫退出江湖。沉寂1年后改行当泊车员,相比过去或许比较不风光,但这也仅是透过别人口头揶揄来呈现,没啥感受。
不料凄凉状况还没加重,下一幕男主就拿对方跑车狂飙来报复,让原本可能还有一点也应该要有的心酸荡然无存。所以导演到底是想表达男主惨还是不惨?
儿女情长有必要?
再接着是昔日制片人拨了通逆转电话来,大力请求男主回归片场,所谓特技演员因伤也好因时代交替也罢的没得再开工的无奈,两下子就抛到九霄云外。
影片更着重描述男主的痛,并非在于被电影工业遗忘遗弃,或男儿的事业无以为继,而是在儿女情长上。
当初特技演员与女摄影师男欢女爱,算是片场佳话,但随着男主因伤神隐,恋情亦宣告无疾而终,女主因此对男主的不告而别耿耿于怀。
重回片场,人事已非,女主已晋升为导演,处女作就是一部筹谋已久的科幻大片。
男主事业有了二次机会,爱情是否也能梅开二度?于是两人因为工作的接触,有了各种交流的机会,似乎真的有了旧情重燃的苗头。
问题是,这是我们要看的吗?一部讲述特技演员的电影,爱情元素有那么重要?重要到它占据大量文戏时间,重要到它让导演不断插播各时代金曲来营造感动?我若要看荡气回肠的动人爱情故事,会选一部讲述特技演员故事的电影?
都市超级英雄大可不必
影片的谋杀悬疑侦探元素,同样让人觉得多此一举。男主被召回片场,原来是为了当大咖男明星误杀同事的代罪羔羊,整个过程就是低配版侦探动作戏。男主被制片人叫去探查失踪大明星的下落,这要求不荒谬吗?
编剧作此安排,即便透过制片人的口说出的理由有多冠冕堂皇,都免不了让这段操作打上了胡闹的标签。胡闹,是我们选择看本片时想看的元素吗?
男主从过气特技演员化身侦探已经够荒诞,更离谱的是他竟然还成了超级英雄。没错特技演员能人所不能,但那是在片场经过精密计算、设计、演练过的动作,现实生活中他凭什么能无NG进行各种追赶跑跳,在各种劣势与打斗中化险为夷、毫发无伤?更何况他不是因伤休息了一年,身手再好也该生疏生锈了吧。
要玩犯罪元素,也不是不行,但特技演员对待问题,是不是可以有别的不这么超级英雄的解决方式?
特级演员并非大明星,而是与普通百姓一样的平凡人士,若能以老百姓思维和行为去处理是非,相信观众会更有共鸣。
好演员魅力何在?
动作是本片重头戏,除了获得健力士世界纪录的8圈半飞车空翻外,实在是乏善可陈。
不是说动作戏少,而是没什么标志性或让人留下印象的画面。打斗、飞车、奔跑跳跃样样不缺,想起成龙电影都玩过的特技,本片却玩不出新意,毫无可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感,都是交行货的操作,有做就好。
最后高潮戏更让人失望,前面铺陈了一大段,男女主角合作要迫使大咖演员承认犯下误杀罪行,还以为必定是拍案叫绝的设计,结果就普普通通的飞车,一点惊艳感都没有。
Ryan Gosling是个好演员,但在本片表现差强人意,不时散发在“Barbie”中与Ken相似的刻意经营的浮夸,看久很腻。
Emily Blunt是我还蛮喜欢的女演员,可惜在本片被蹩脚的剧情、扁平的人设、编剧自以为幽默实际啰里八嗦的对白所误,搞得像一个故作姿态的矫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