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三带黄金甲】“Society of the Snow”:得救的是肉体,失去的是灵魂

西班牙、乌拉圭、智利三地联合制作的生存惊悚电影“Society of the Snow” (中文译名《绝境盟约》),改编自乌拉圭作家Pablo Vierci的同名著作(中文译名《雪下百态:世界上最伟大的生存故事的权威叙述》),叙述1972年的真实空难事件,当时乌拉圭空军571号班机,承载一支橄榄球队前往智利,途经安第斯山脉坠毁。

机上原本载有40名乘客与5名飞行人员,有些当场罹难,余下幸存者被迫在一望无际的寒冷雪山中等待救援。

这一等,就等了两个月,更多人在漫长等待中不敌饥寒和伤患去世。

这一场残酷的肉体与信仰搏斗生存战,最终于71天后结束,得救者仅剩16人。

苍茫和绝望中度日如年

本片前制已展现极大诚意,摄制组录制的幸存者采访时长超过100小时,演员们也与幸存者和罹难者家属接触,以求更具体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为求真实感,西班牙导演J. A. Bayona找来的演员,全都来自乌拉圭和阿根廷,当中多数是观众并不熟悉的影坛新人。

片中的空难、坠毁、雪崩场面,拍得相当逼真,镜头运转亦能营造身历其境的临场感。

浩瀚无垠的雪山山脉,景色迷人;但蕴藏在美景背后的并非良辰,而是随时葬身异地的凄凉现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组乌拉圭橄榄球员如有人懂得中文读过唐诗,必定折服于柳宗元对文字与景象的结合及驾驭能力。

冰天雪地,鸟兽绝迹,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有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的暴风雪。

一片苍茫,无边绝望。

在这普通人一天都过不下去的严酷环境下,难以想象16个普通人如何度过两个多月。

此之谓度日如年。

吃的是死尸,走的是英雄

肉体上的冲击,首当其冲;精神上的折磨,却可能才是能否活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求生,本来就有赖于意志。而意志的考验,只会越来越严苛,严苛到直接挑战你的三观,你的原则,你的信仰。

想象,在弹尽粮绝下,只剩人类死尸,你会为了活下去,取尸裹腹吗?

在这群死尸之中,有你的亲朋好友,甚至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你还吃得下去吗?

原地守株待兔,看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试着走出去,或许反有一线生机,但在寒风中走过雪山,随时送命,你会选择走,还是不走?

选择走,肯定比不走更需要勇气(以及体力),所以一开始愿意走出去寻找遗失机尾,试着朝东走向阿根廷的那几位,以及最后只剩16人时,依然愿意冒险朝西前往想象中的智利的两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其他留在原地的当然不容易,但他们或许就只是幸存者。

信仰是助力,还是崩溃

本片算话不多说,开头铺陈短短十几分钟,之后乘客就上飞机,不久后即飞机坠毁。

但过后的荒野求生情节,则显得冗长,节奏转慢,或许因为是真人实事,过程都很平铺直叙,除了雪崩以外,没什么“精彩”变数。

可以这么说,你想象得到的劫后求生剧情,都有;但你想看到与过往灾难片的不同,则没有。

落难者之间的对白,亦无多大特别之处,较多还是围绕求神拜佛、继续相信上帝之类的话语。

信仰在这个时候显得脆弱——明明不是罪人,却要承受罪孽。

但信仰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强大——相信,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活得下去。

吃不吃尸体的辩论,本该是重点,却没有预想中的冲突与撞击,最终胜利属于只想活着的肉体,毫无悬念。

在绝地生存面前,道德感唯有靠边站。

不过得救前有一幕是满地被啃得干干净净的骸骨,依然触目惊心,想象那里边有你的父母夫妻兄弟姐妹……

所以最后16人虽得救,但他们灵魂的一部分,早已随其他罹难者死去。

相关标签
  • Society of the Snow
  • 专栏:黄金三甲
  • 满城三带黄金甲

    黄金三甲 - 网络与社媒重度使用者,热爱娱乐产业,主张玩物尚志。终身以文字为伍,在网络平台笔耕小说影评,于部落格脸书随谈漫画书籍,贯彻妄想,乐此不疲。

    FB: 黄金三甲妄想国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