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三带黄金甲】“Nope”:是高深莫测,还是故弄玄虚?

因执导恐怖片“Get Out”一举成名的Jordan Peele,属于慢产导演,至今只拍了3部电影。

2017年的“Get Out”讲种族,结尾精彩反转,凭此获得金像奖最佳编剧。

2019年的“Us”说阶级,格局变大,更天马行空,可惜影片设定bug太多,惊艳度比不上“Get Out”。

等了3年,终于带来新片,“Nope”仍然是恐怖路线,一贯地注满他的另类风格,这回玩起外星生物题材,探究人性。慢工出细活的作品,依旧令人期待。

人类对自己过于自信

主角OJ一家以训练马匹供片厂拍片使用为生,但在电脑特效日益精进下,须用到真实马匹的几率大减,令他们面临失业和生计危机。

传统行业没落,是本片最初也是最明显的寓意,所占篇幅亦最少,在此也一语带过就好,因为之后的才是重点。

主题公园“Jupiter’s Claim”的主人Ricky,与男主OJ有不少互动,在闲话家常中,带出当年他亲身经历的一件难忘往事。

童星出身的Ricky,小时候曾在片场亲眼目睹训练有素的明星黑猩猩Gordy暴走,袭击在场工作人员。

这段情节借鉴了2009年发生的真人实事,当时的“大名猩”Travis袭击了与它友好的女子Charla,不仅毁她容貌,还啃了她9只手指。

久经驯养的黑猩猩发狂,这个让不少观众看完全片都不晓得究竟与故事有何关联的一段,为的是带出一个隐喻:人类对自己的掌控能力过于自信。

无视不确定因素

没错,黑猩猩有已知的高智商,适当训练后,能在指使下完成多种任务。重点来了:那是在“指使之下”,但负责训练黑猩猩的人,是否曾问过,猩猩们到底有多愿意或多不愿意被指使?

很多时候,我们都一厢情愿认为,对方只要没有变脸或看似温和,就表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潜在危机。

但事实是,它们暴走的可能性不仅还是存在,而且永远都不会让你知道失控的理由。

片中黑猩猩做出无人预料到的残暴行为,除了因为野兽本来就不该被当人使唤之外,更大的原因,恐怕离不开人类自以为万物之灵就天下无敌的爆棚自信。

主题公园主人Ricky同样也基于自信,以为进贡马匹给外星生物就能满足它,让它成为自己的摇钱树,结果自食其果,与整群观众一起被吞噬。

外星生物“不听指使”的原因,可以是之前被假马骗了现在来报复;可以是不想被渺小的人类控制;也可以是大伙儿跟它对到眼让它不爽。凡此种种皆有可能,却全都不能确定,而人类最要不得的,危机之所以会突然降临,或许就正是这对不确定因素无视的心态所导致。

抑制好奇,强忍错过

流量是一切。从男主妹妹极力说服哥哥为家族事业转型开始,影片就不断明示与暗示:要当人生大赢家,博取眼球是最佳与最直接途径。

所以后来的科技销售员、退休摄影师、知名网站记者,都对外星生物趋之若鹜,甚至置生命危险于不顾,也要捕捉到外星生物的面貌。

当然你可以说那是对于追求未知的热忱与执着,但成功捕捉入镜头后随之而来的名与利,恐怕才是支撑他们不惜一切的原因。

本片片名所提示的最主要宗旨“Nope”,有说是“Not of Planet Earth”(非来自地球)的缩写,对应影片的外星主题,但此说法未被导演证实。

而与其如此解读,倒不如从nope的原意来剖析:男主OJ在一次与外星生物直面之际,想起动物对直视会产生被挑衅的感觉,于是选择了向抬头看外星生物的机会说“不”。

这是典型说时容易做时难的行为,因为要抑制的是发自内心的好奇;要错过的是一辈子绝无仅有眼见为实的机会;要强忍的是终于能看到奇观的念头。

当年Ricky在黑猩猩Gordy发狂状态下成为唯一生还者,是因为当时躲在桌底下的他,目光被一只直立着的鞋子所吸引,没去直视Gordy而逃过一劫。

同样的,OJ也因为不去直视危险而幸免于难,分别在于,小Ricky不直视危险是无心,OJ则是有意,因他知道好奇会杀死猫,所以不得不对自己说“不”,结果证实这明哲保身的想法没错,让他捡回一掉命。

留得青山在,比什么都强;说“不”,其实不难。

前些时候那部大牌云集的讽刺片“Don’t Look Up”,似乎与OJ向仰望说“不”异曲同工,但“Don’t”的别抬头,是已知灾难降临在即,却鸵鸟地不去正视,自欺欺人;而“Nope”的别抬头,则是自发性成功避开危险,两者本质和心态上其实有天渊之别。

少了零秒出手爆炸威力

也有说黑猩猩是暗喻被奴役的黑人,从Jordan Peele过往作品来看,确实有此可能,但要是同样基于Jordan Peele的风格来评断,如此直接的隐喻,对他来说似乎又太粗糙了一些。

“Nope”的UFO,不再是乘载着各种样貌古怪外星人的宇航工具,不再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体)。

当它本身就是外星人/外星生物,无疑为UFO的另一个称谓UAP(Unidentified Aerial Phenomena不明空中现象)做了一个好注解,也成为本片最出人意表的创意。

不过这“反转”来得太早,少了像“Get Out”那样的零秒出手爆炸性威力;外星生物爆体而亡又仿效了当年大白鲨的死法(当然又可以美其名说是致敬);结局最终依旧歌颂了人类必胜的定律,似乎又与影片中不断暗示的警世寓意背道而驰,让片中主旨前后矛盾。

作为恐怖片或惊悚片,“Nope”显然并不达标,除了外星生物吞噬Ricky和观众之后,将消化的血水洒在OJ家屋顶,以及镇上小孩整蛊作怪吓唬OJ两幕戏之外,毫无恐怖感可言,甚至连像“Get Out”和“Us”那样贯彻全片的诡异气氛也营造得差强人意,让人失望。

别成为一片红导演

整体来说,“Nope”予我感觉是导演相当不安于室,有一定要把故事讲得隐喻处处、高深莫测,方显过人能耐之嫌。

有隐喻不是不好,但过犹不及,不应本末倒置。

若搞到看完影片还一头雾水,需要查看导演访问影评解说才解惑,那只会得不偿失,也有违让观众享受电影乐趣的宗旨。

“Get Out”技惊四座,“Us” try too hard结果没有预期的好,“Nope”继续剑走偏锋,而且走得更“歪”,效果却极为不显著。

看来Jordan Peele导演作品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希望他别成为另一个凭着“The Sixth Sense”一片爆红但后继无力的M. Night Shyamalan。

相关标签
  • 专栏:黄金三甲
  • 满城三带黄金甲

    黄金三甲 - 网络与社媒重度使用者,热爱娱乐产业,主张玩物尚志。终身以文字为伍,在网络平台笔耕小说影评,于部落格脸书随谈漫画书籍,贯彻妄想,乐此不疲。

    FB: 黄金三甲妄想国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