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租借熊猫给不同国家作为保育用途,在海外出生的一些熊猫幼崽之后则会送回中国,开始适应新环境过程中也面对新挑战。对于中国的熊猫外交,尽管出现反对声浪,但也有公众表示支持。
大熊猫桃浜最爱竹子,大快朵颐的可爱模样深受中国四川成都动物园访客的喜爱。桃浜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30头大熊猫之一,但它其实在日本出生,一直居住在和歌山县的冒险世界乐园。今年2月才同爸爸和双胞胎姐姐一起回到中国。中国饲养员表示,桃浜回国初期,面对了语言和沟通的问题。
桃浜饲养员说:“刚开始就是我们要多和它交流,因为它们在那边大概很多时候,那个语言不一样,我们有时跟它说的,它可能有时不会太清楚,就是要多交流。”
熊猫外交在巩固中日关系方面一直发挥关键作用,可追溯到1972年,中国把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送给日本,象征两国的友谊,在日本掀起了熊猫热。
但熊猫幼崽在达到四岁的交配年龄前一般都会被送回中国。在东京上野动物园出生和长大的六岁大熊猫香香今年2月也回到中国。
一名男子说:“我觉得只要措施得当,对熊猫本身保护地比较好,交流一下也是没什么问题吧。如果熊猫在中国的保护下,能得到大量繁殖,在全球各个地方都能生存下来,我觉得这也是件好事,对全人类也是一件好事吧。”
北京目前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向19个国家借出65只大熊猫,以便更好地保护这脆弱物种。重点强调大熊猫的繁育。